【资料图】
悄悄告诉你,全文阅读约7分钟哦~
赶尸,是源自中国湖南湘西的一种秘术——在古代,远离家乡的人多有思乡情结,都希望死后能够安葬回家乡,就像落叶归根。
但由于古代交通等原因,客死他乡的人无法及时被运回家乡,这就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赶尸人。
赶尸的由来
赶尸就是将这些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但是这个运输的过程只有在晚上才进行,而且被搬运的尸体像是直立被驱赶一样,俗称赶尸。
几百年来,其中的奥秘一直不为外界所知,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湘西赶尸。
赶尸术在中国为什么只在湖南湘西?
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带较为贫瘠,当地人多到外地从事采药狩猎等生意,这些工作多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屡有伤亡。
而湖南湘西人的家乡情结念旧情结很深,所以就出现了很多运尸的人。
但湘西的地形都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蜿蜒,各种艰险路段遍布其中,本来当地人的出行就不方便,更别提把客死他乡的人运回这里了。
最早这些人在运送的时候都是走水路,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通过长江到洞庭湖,再到湘江附近的原浆,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路程。
但是洞庭湖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河流湍急,漩涡密布,船只行驶到这里会莫名的沉没。
这样就会造成尸首全无的现象,而且古人也很迷信,认为运送尸体的船只更容易沉没。
于是运送的人不再使用水路,但由于当地山路崎岖,无法用车和担架运送尸体,因此就出现了赶尸这个职业。
在清朝有秋决的惯例,各州府县衙门在每年的秋分时节会奉刑部的批文,集体处决死牢里的囚犯,以为来年给新的犯人留位置。
本地的死囚自然有家属收尸,而外地的死囚就必须要请专门的人运送,而且费用不低。
但是请湘西的赶尸人则花费相对较少,还可以保证运送途中尸体不腐不败。
一般在秋决临行的前一天会通知囚犯在当地的同乡或亲属,大家会凑一些银子,请一位赶尸人和他的一位助手,然后当天所有人都在刑场外等候。
午时三刻,行刑人手起刀落囚犯人头落地,身穿红衣的赶尸人立刻开始刑法是念咒语,穿青衣的助手帮忙将囚犯的人头和身体用特殊的线缝合在一起。
再将辰砂至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都有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将尸体绑紧。
而之所以要封住这7个地方,相传此七处是人得七窍出入之处,以辰砂符封住,是保留死者的七魄,之后还要强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
而耳鼻口这三处是三魂出入之处,这样就可以将其魂魄留在体内,以便能将死者带回家乡后魂魄不散。
诸事办妥,红衣赶尸人开始念咒语,最后大喝一声——“起”,客死他乡的死尸便会应声站起,跟着两位赶尸人一起赶路。
上路时,他们会给死者戴上一顶粽叶的斗笠,以避人眼目。
红衣赶尸人走在最前面,青衣赶尸人走在最后面,中间则是被施以法咒的尸体,即使尸体有好几具都可以赶。赶尸必须在天黑后进行,而且在天明前停止。
在夜晚,前面的赶尸人手敲小铜锣,并摇响摄魂铃,以让夜行路人避让,而且路途所到之处,家犬会狂吠,躁动不安,所以附近居民听到铃声都会关起房门,以防家犬咬坏尸身。
即便是漆黑的夜晚,赶尸人也不会使用灯笼等照明设备,而是借助月光和天象判断方位,他们经常走夜路,在夜晚的视力比常人要好很多。
几具尸体在中间,脸上贴上神符,行走时呈蹦跳的样子,这也是很多电影里一蹦一跳的僵尸原形。天明时刻,赶尸人要在专门的死尸客栈停歇,等到天黑再次出发,当赶尸人休息时,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的依墙而立。
还有传闻说某些高级的赶尸人有招魂的本事,念及咒语后,尸体可以在客栈帮着做一些工作,再到目的地的几天前,家属就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葬服和棺材,等人一到就开始仪式,但这个入殓过程,则由赶尸人全程操办,家属和旁人不得插手。
而入殓过程也必须是午夜之后生人勿近,而且赶尸人会告知家属,在准备妥当之前,生人一旦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死者魂魄会立刻消散,来世变成野鬼,不得超生。
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家属才被允许去观看。彼时,棺盖一揭开,死者须眉毕现,果然是丧家亲人,相貌宛如昨日,伤心惨目,催人肺腑,嚎嚎大哭声不绝于耳。
如何成为赶尸人
湘西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三赶说的是被砍头的、受绞死的和站笼死(一种笼刑)的三种人可以赶。
因为这些人都是被迫死亡的,死得不服气,在绝望之时,都会有强烈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绪,所以此后他们的魂魄更容易散去,而赶尸人就可以用法术和符咒把他们的魂魄暂时封在体内。
回到家乡,见到家人后自然散去。三不赶说的是病死的、自杀的、火烧而死的人不能赶——相传病死之人的魂魄会被阎王立刻勾去,无法将其魂魄封住。
自杀之人的魂魄带有极大怨念,他们多半会成为孤魂野鬼,也无法封住;最后就是火烧之人,因为火烧后人体皮肉不全,同样不能赶。
而湘西赶尸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做,他们有着严格的要求,赶尸人需年满16岁,身高要在1米七以上,要胆大心细,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就是相貌要丑。
除此之外,入门还要经过三项考核,第一是望着太阳转3圈停下来之后还能指出东南西北,因为赶尸人的工作都是在夜晚分辨方位很重要;
第二是要进行扛重物的训练,虽说运送的尸体是靠自己行走,但是遇到艰险路段,尸体无法蹦跳过去,这时就需要赶尸人抬过去,故此对赶尸人的体力有很高的要求;
第三就是培训期间每晚都要去坟山寻找一片师傅放置好的梧桐叶,以训练胆量,入门之后,师傅会教咒语画符36功等技艺。
咒语要配合神符使用,画符也是一种必备的技能,在黄纸上用朱笔画上一种又像字又像画的图案,贴在尸体额头天灵盖处就可以驯服尸首。
如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赶尸过程中遇到厉鬼,可以将神符挂在树上或门上,再加以咒语或者烧成灰烬,用水泡后喷溅,这个时候神符就会在赶尸人周围形成一个结界任何东西都无法靠近。
还有36功是赶尸术的精髓,只有念对咒语才能对尸体发号施令。比如站立功,就是让尸体自己站起来。
行走功,是让尸体跟着赶尸人走,还有下坡功,哑狗功等,这样才能在艰险的环境中让尸体听话。
更重要的是,古代赶尸的时间短则数月,多则半年,正常来说,尸体早已腐败,但赶尸人有绝活,能保证尸身不腐不败。
赶尸人常年昼伏夜出,每天都与尸体打交道,常人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好工作,但在乱世,这一职业的报酬还是很高的,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前赴后继的去拜师。
赶尸术揭秘
那么赶尸真的是如此神秘吗?这些神奇的法术真的能让尸体自己行走?到了现代,赶尸人的职业已经消失了,一些人开始专门研究赶尸术,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湘西赶尸这门秘术只靠师徒关系传承秘而不宣,所以外人很难了解其中的奥秘。而后来有人不信邪,专门研究赶尸术也对其进行了解释,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尸体怎么会被活人赶着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发现,人死后身体会很快僵硬,呈现出僵尸状态,但过一段时间后,人体又会慢慢变得柔软,之后会再次变硬。这个变软的阶段,就是赶尸人展现绝活的时候。
只见他们把尸体的手臂抬起和地面平行,然后用两根竹竿将尸体全部串起来,用绳索固定,之后由于身体再次僵硬,这些尸体会形成一个架子,就很好搬运。中途累了,还可以直接把它们放在地上。
因为竹竿是有韧性的,搬运的时候尸体随着竹竿的抖动,看起来就是一跳一跳的。赶尸人又会摇铃敲锣,外人看到也不敢接近,更无法道出其中的奥秘了。
再者就是赶尸,一般都是2到3人一人在前面开路,两人一前一后抬尸体。如果赶尸人真的有神奇的召唤术,赶尸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还需要2到3人呢?从这一点上来说也能知道他们到底会不会巫术了。
第2种说法是,有的赶尸人会把尸体分尸,只留下头颅和四肢而抛弃掉躯干,然后在搬运的时候用稻草扎一个新的躯干,给它们穿上衣服后,远看就像是一个完整的人,因为重量减轻了很多,搬运起来就容易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赶尸人不让家属接近尸体,而要自己操办入殓仪式的原因。
最后家属看到的是一个穿好衣服的人,头部手脚都在,殊不知他们的躯体早已不在了,再之后就是尸体防腐,这里有两个步骤,一个是防腐,一个是脱水。
先用郁金香草煮成汤水,洗完全身再用朱砂涂抹在尸体的七窍,这样不但可以防腐,尸体还能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之后再对尸体进行脱水处理,草药熏蒸就可以长时间保持不腐,最后就是用一种布条包扎全身,以隔绝空气,经过这些步骤之后,赶尸人即便在路上几个月也完全没有问题。
结束语
赶尸是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湘西人的乡愁和落叶归根的执念下催生出来的一个特殊行当,里面还有一定的利益,这才让很多人愿意冒着风险去从事这个行业,而他们也秉承了师徒相传秘而不宣的职业道德规范,一方面是保护了这个行业,另一方面就是让人们觉得很神秘。
但不管怎么说,人对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打拼,年老的时候就会越发思念故乡,能够死后回到故乡也是一种福气,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关注赶尸的神秘,而要理解人们在临终时都会想念那个魂牵梦绕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