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匿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媲美世界长跑冠军之乡,成都“肯尼亚”成跑友热门打卡地

本文共2177


(资料图片)

阅读完约4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实习生 钟婉嫣

随着体育赛事密集供给,背后一条宽阔敞亮的“掘金路”正跳脱出来,展现在世人面前。

《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已备案的路跑赛事达133场,其中全马赛事61场,半马及其他项目72场,涉及26个省级行政区。不难看出,跑步已成为颇受青睐的一项运动。酣畅淋漓之下,一个体量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被激活,进而释放周边消费潜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跑出”城市新名片。

更多精彩

点击视频

与成都的“不解之缘”

“成都,也有了自己的‘肯尼亚’,一个媲美世界长跑冠军之乡的训练场地。”任我行跑团团长刘赛赛是给此“野生场地”冠以此名的第一人,而后跟风前来的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

傍晚时分,金融投资报记者跟随跑友们来到了这一训练场地,其地理位置位于绕城道旁,但至今高德地图都无法精准“定位”,就像是爱丽丝的梦游仙境,藏匿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丛林当中。

“一圈将近一公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视野开阔、道路平缓,加上该路段暂不通车,是间歇跑的绝佳场地。”每周都要组织跑友来此训练的AR跑团队长如是表示。

夜幕降临,跑友在“肯尼亚”训练场地练习

于是,“肯尼亚”带着几分神秘色彩在跑圈中流传开来。放眼成都,不仅于此,更有青龙湖、兴隆湖、绕城绿道、非遗博览园等适合慢跑、长跑的“胜地”,甚至还有途经太古里、宽窄巷子、琴台路等城市观光跑的线路相继出圈。

对跑友的“利好”,只是这一体育赛事名城的零光片羽。纵观世界,成都早已在“全球体育之都”的版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日前,国际专业体育智库量子咨询与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国际赛事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体育发展报告》。在全球体育之都榜单中,成都位列第八,成为亚洲排名最高的非首都城市。

报告指出,成都通过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运动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大型综合赛事,进一步提升了在全球体育社区的影响力。

据了解,2022年,成都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目前,成都正全力筹备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在争取引进更多重大赛事的同时,积极培育“天府绿道”“熊猫杯”等自主品牌赛事。

《成都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提出,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800亿元,成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到203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

奔跑背后的产业力量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跑者之所以风靡,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个个不断加入奔跑阵营的爱好者,渴望在一次次心无杂念的跑步中拥有“心灵马杀鸡”。在此背后,却激活了一条“金灿灿”的产业链。

一群跑步爱好者在夜跑

不难发现,近年来,运动爱好者对跑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个条件足够优越的场地外,必要的行头不可或缺。

有调研显示,2020年中国跑者平均每人花费超1.1万元。从跑鞋、运动袜、压缩衣裤等运动装备,到太阳镜、耳机、手表等穿戴装备,再到护膝护腕等防护装备,跑者的装备呈现专业化、多样化的趋势。

“客单价约在1000元 ,上百种跑步装备让消费者轻松实现一站式购齐,引进如SAUCONY(索康尼)、欧卡奥(OUKQQO) 等专业户外品牌。”任浩是一名狂热的跑友,也是圈中小有名气的“马拉松大神”,如今在成都经营两家名为“健牧户外”的户外用品集合店。

受益于体育风潮所带来消费习惯的变迁,进而涌现出新型体育产业模式和新兴体育业态,包括但不限于虚拟体育、健身行业、户外装备等。在此基础之上,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

其中,跑哪儿平台就是“应运而生”的产物。

跑哪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常春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手段,致力于体育旅游服务消费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升级。目前,跑哪儿平台已覆盖马拉松、铁人三项、自行车、越野跑、赛艇、排舞、广场舞等多个体育项目,为超600场各类体育旅游赛事提供了服务,服务体育旅游用户超过70万人次。”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跑步的不断发展,与运动相关计时设备、赛事通讯指挥终端、移动定位系统乃至赛事衍生的文旅产品,都会得到巨大的发展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前沿丰富的产品体验。

马拉松经济:一场共赢

实际上,跑步的盛行,和爆火的马拉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走下牌桌、餐桌,走上塑胶场的跑步爱好者,其初衷大多是以完成一场马拉松为荣。

在“跑马人”的圈子里,有一个屡屡创造神话的"百马大叔",他叫田同生。55岁那年,本应过上在公园打太极、胡同遛鸟的日子,他却选择“重启”人生,从5公里到10公里,从半马到全马,70岁的他至今已完成将近140场马拉松比赛。如今出版了《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百马人生,跑向波士顿》、《百马人生,跑向纽约》、《百马人生,跑向东京》、《让孩子们跑起来》等刊物。另外,《让爸妈跑起来》拟将于今年出版问世。

“跑步让我实现了逆生长!”田同生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跑步就像一个载体,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从跑步当中获得营养,对性格、能力、耐力等方面进行修炼。

“百马大叔”田同生参加马拉松比赛,受访者供图

标准马拉松全程长度为42.195千米。从这个数字上看,看似是一次难以完成的体育长跑项目。但如今,马拉松有了半程马拉松,以及时兴的健康跑、家庭跑等“迷你马拉松”的出现。显然,马拉松不再只是一场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一项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活动。

人流背后,无疑是一片巨大的消费蓝海。爆发式恢复的马拉松赛事不仅拉动的是衣、食、住、行、游、购、娱等直接消费需求,而且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得以激活。

一场大型马拉松赛事,往往呈现出“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的特点。相关数据显示,在衍生旅游方面,50%的跑者有外地参赛的经历,71%会品尝当地美食、特色小吃,64%会在当地旅游观光。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马拉松相关企业1528家,其中四川省现存马拉松相关企业39家。

随着跑马赛事和参与人数的增多,“跑马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从分发的参赛包就能窥探一二。据资深跑友透露,其运动包内从最初只有完赛服等基础物资,发展至今,有城市旅游券、运动按摩啫喱等新“玩意”。

诚然,马拉松还在不断蜕变升级,而在其背后,一座座主办城市也在积蓄势能,试图让更多的参赛者感受到最有张力的城市脉搏。

编辑|陈雨禾 校检|袁钢 审核|何颖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80008

推荐内容